起点批评||周珉佳:从“自我怀疑”到“大胆解构”——校园先锋戏剧的“自由诗学”与解构戏仿
校园戏剧在中国现当代艺术文化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对启蒙青年、促进中国社会意识现代化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作为一种时代文化,能够体现当代高校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思维方式、美育德育和人文精神,因创作内容能够体现强烈的人文情怀和个体意识,自由度更高,承担了一定的社会文化使命。校园话剧舞台为大学生创意写作实践提供了更为自由广阔的操练场,高校学生创作思路开阔,想法新奇,具有大胆的质疑和否定精神。进入新世纪,象牙塔内外发生了一系列伴随社会转型而出现的各种变化,包括社会群体性的观念转变、现象级问题的讨论、普适性矛盾冲突、情感认知,等等。所以,校园戏剧的主题内容和艺术风格开始从“自我怀疑”转向“大胆解构”,既有自由大胆的艺术美学建构,也有解构戏仿的创作实践。如今的先锋写作中,特殊的文体、独特的语言、碎片化的表达,都已经不再新鲜。从文风独特怪诞的卡夫卡,到多角度叙事的福克纳,穿梭于虚实之间的博尔赫斯,以及后来的罗伯·格里耶、罗兰·巴特……剥离开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的先锋创作技巧,当下的校园先锋戏剧更重视在原创剧作中体现青年人文态度——原创作品“文学性”“深刻性”“探索性”之先锋精神旗帜。
一
在校园戏剧创作中,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之间的矛盾和对话能够产生巨大的戏剧张力、广阔的探索空间和顽强的艺术生命力。剧作可以表达大学生想象中的人生图景,呈现内心的激情和能量,寄托美好的乌托邦叙事,又可以表达青年人初识人与社会的恐慌与幼稚,或者是成长中撕裂的疼痛。
陕西师范大学的原创话剧《大剧作家》就是一出表达自我怀疑的悲剧。剧中的东方赋是一个混迹在行业最底层的写作者,因不肯迎合影视市场的不合理要求而屡次失败。然而,因为经济窘迫,他很快从骄傲的情绪回到残酷的现实,无奈答应了写“雷剧”。东方赋改善了生活条件之后开始膨胀,又受盗版书商的诱惑抄袭,东窗事发,东方赋被告上法庭,而在法庭上,他指认的罪魁祸首——盗版书商根本就不存在,他只是一个在荒诞骗局中被利用的棋子。最终,东方赋在绝望中拔枪自杀。《大剧作家》表面上凸显了一种积极参与社会问题讨论的态度,是为人生的艺术;而内里却包裹着内在的、精神层面的追求或挣扎,这种通过“自由诗学”的戏剧观念将象征主义与现实主义有机结合的创作方法,是当下校园先锋戏剧比较常见的。
由厦门大学2008级中文系与南强话剧社合作的《渡》是一部抽象荒诞的先锋实验话剧,气质和风格颇有些《等待戈多》的影子,甚至连寄托主旨的象征意象都有些神似。戏剧发生在一个候船大厅里,这里有终日庸碌苟活的乞丐、沦落风尘的“馒头西施”、爱情失意的歌女、遁入空门的患难兄弟、刚刚破产的公司老板、等待完美瞬间的摄影师……候船大厅是社会的缩影,剧中人物的符号性都比较强。编剧张译文表示,她希望通过几个迥异人物的命运纠葛,表现对“此岸”现实世界与“彼岸”理想世界的思索。全剧以“渡到彼岸”为线索,集中体现了人们在现实社会中迷惘的生存状态和对“心灵彼岸”的艰难探寻,以及对既有轨迹的怀疑否定。全剧没有换幕,是开放式的舞台表演。舞台北面的整个布景是海,海里有船,有登船口、售票处。演员即使下了舞台还是在情景空间内,台上的演员和台下的观众都是登船的人。
这部充满了荒诞气息的话剧蕴含着极其尖锐的讽刺意味。客运公司的老板破产喝醉了,决心跳海自尽,乞丐、哲人和摄影师三人不断地从自己的角度表达自己的所感和态度。三人对话密集、节奏紧促,如同现场直播,将三个人人性中最真实、最隐秘的部分表达了出来:乞丐借口不会游泳,提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害怕、自私、明哲保身,并且试图拦住哲人救人。而在哲人跳海搭救的时候,乞丐则在岸边用记者直播的口吻播报整个救人的过程。对于生命,乞丐不仅没有起码的怜悯之心和尊重,而且用激动兴奋的口吻旁观这场悲剧。编剧的讽刺力度正在于她把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引入了剧本,用荒诞和喜剧的元素表现了以乞丐为代表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自私冷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显性利益异化,人的行为也失去了人道主义的冲动。剧中的摄影师三年来就为了拍摄一个“完美的涟漪”。他看似是一个颇有艺术追求的摄影师,但是当他看到有人跳海,第一反应是端起相机生生等到他沉入海底,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参与一场犯罪。他所谓的“崇高的艺术”实际上是一场以生命为代价的畸形的艺术。他早已忘却了艺术的真谛是什么,只在乎表层的“成功”。艺术的根本应该是人文关怀,而要成为艺术家,首先得是有血性有温度的人;若没有了对生命的尊重,那个“完美的涟漪”又有什么价值呢?现代人在不停地铆着劲奋斗,所追求的究竟是什么?是众人的掌声,是虚无的成就,是无意义的自我满足,更是病态的执着。剧中的摄影师看似不食人间烟火,高高在上,实际上却是伪艺术的执行者,无视生命,荒诞至极。
谁知,更荒诞的荒诞紧随其后,并将荒诞推向高潮。剧中哲人斥责了乞丐和摄影师的冷漠,认为目睹他人的死亡就等同犯罪,并冒着生命危险跳入海里救了客运公司老板。观众认为,终于出现了一个善良、正能量的正常人维护这个社会的正义和人道,然而这个哲人居然是个精神病人!一个疯子,居然在一群正常人中显得最为正常、最有人性,可见这个疯狂的世界已经畸形到何种程度!这不能不让人警惕反思——连这个疯狂的哲人想上船到对岸去,那你呢,我呢,我们呢?最终乞丐颇为感慨:“我也要上船,我也要到对岸去!”这给了这部戏一个值得回味的深刻结尾。可以看出,《渡》这部作品在思想内涵上容量相当大,辐射的社会问题也非常广泛,它用荒诞的笔法影射讽刺了诸多社会现象和人的隐秘心理,看似滑稽荒诞,实则处处悲凉,是高校先锋戏剧中难得的佳作。
南开大学原剧社的原创话剧《后海故事》也是一个思考人生难题、表达自我怀疑的作品。它的叙事切口非常小,线索也比较明了清晰,主要讲述了一群年轻人在追求梦想与正视现实之间不断挣扎的故事。《后海故事》探讨的是当今大学生几乎都要面临的一个人生主题——如何选择人生方向?究竟是应该妥协、服从,还是应该坚持自我?可是,坚持自我又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我”“我们”究竟是否有勇气承担坚持自我选择的一切后果?整部剧作的情绪令人感到压抑,甚至是渗透着浓浓的悲凉。
表达青年大学生初识人与社会的恐慌与幼稚,以及成长中撕裂疼痛的剧作远不止以上几部,应该说,这是当下校园戏剧最擅于表现的主题内容,优秀的原创作品也在各个级别的大学生戏剧节中斩获奖项。然而,无论是哪一种题材、处于哪一个艺术创作领域,一旦创作内容雷同、风格重复,就进入了机械化、模式化的艺术生产状态,校园戏剧也不例外。青年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自我的认识和怀疑,被阐释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大学生自己也在寻求关涉内容和艺术形式的突破。于是,校园戏剧的“自由诗学”更为明确了,校园原创戏剧“文学性”“深刻性”“探索性”之先锋精神旗帜也更为鲜明。校园戏剧偏重先锋性创作,本身也体现了当下青年的人文态度——从“自我怀疑”发展到“大胆解构”。
(此为节选版本,全文请参阅纸质刊物)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刊于《文艺论坛》2021年第1期
如需转载,须经本刊编辑部授权
超链接:《文艺论坛》2021年第1期目录
新媒体编辑|刘瑶
责编|佘晔
主管单位 | 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 | 湖南省文联文艺创作与研究中心
编辑出版 | 《文艺论坛》编辑部
【投稿邮箱】
1.艺术、影视评论
孙 婵 | 610757625@qq.com
孙海庆 | 190055205@qq.com
肖 弋(特约)| 714583104@qq.com
2.文学、影视评论
佘 晔 | 874009234@qq.com
刘 瑶 | 2372951610@qq.com
马新亚(特约)| 602692733@qq.com
文艺论坛杂志社
坚守批评精神 营造思想空间
追求湖湘气派 兼容百家风格
扫码关注我们
文艺论坛小程序
文艺论坛微信公众号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